本报阿克苏讯(记者 吴智萍 通讯员 薛冰)刚刚过去的周末,不少人在朋友圈晒出采摘野蘑菇的图片或视频。8月30日,地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军辉提醒,慎食野生蘑菇,谨防食物中毒。
张军辉介绍,误食野蘑菇中毒对身体的伤害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、神经系统和肝肾功能,轻者出现腹痛、腹泻等胃肠道反应,重者会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丧命。
张军辉提醒,蘑菇中毒黄金治疗时间为48小时,越早送医越好,以免错失救治时机。重症患者一般在3—5天内达到病情高峰,主要表现为肝肾功能损伤、无尿、黄疸等。发病后,早期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,多数中毒患者会呈现1—2天“假愈期”,实质上肝肾功能损伤还在进展中,之后会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肝区疼痛、肝脏肿大、黄疸等症状。如果积极治疗,约2—3周渐趋恢复。
“民间流传辨别毒蘑菇的方法有看颜色和形状、看生长环境、用银器辨毒、看分泌物、看有无生蛆生虫等,其实蘑菇的种类非常多,有无毒素、毒素种类都很复杂,光凭这些外表并不能轻易区分蘑菇是否有毒。”张军辉表示,有毒野生蘑菇中毒症状复杂,治疗尚无明确特效解毒剂,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避免采摘、采购和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。一旦出现头晕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应立即到医院就诊,采用催吐、洗胃、导泻、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