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连续一周的秋雨,催的白露节气雨雾蒙蒙,那晨起的露,也是雨滴了。草叶上,草种上,花朵上,雨滴代替了白露。
秋雨沁凉,山居寂寥,欲遣有涯之生,便泡上了一壶绿茶,津津有味地读起了那部竖排版的《天龙八部》 ——竖排版一般同时也是繁体版,读起来有些费劲,也降低了阅读速度,正好仔仔细细地品味金老爷子的语言功力。

冒雨来访的好友先梓见了,竟羡慕得眼睛发绿 ——啧啧,无忧无虑、平平静静地品茶读书,如此山居生活,夫复何求!
给你一段丝竹乱耳吧。先梓说着,竟拿手机给我放起了音乐。
那是一支儿歌,名字叫《小白兔》,稚嫩的童音,明快的节奏,一下子吸引住了我。
先梓急忙关上,说: “怎么不是丝竹?那首《雨打芭蕉》呢?儿歌和你这雨中山居的意境可不相符。”
我却说:不不,就听儿歌。你让我看一下歌词。
看着歌词,听着儿歌,我的心飘了起来:
山上有老虎
山下有猎户
我是一只小小小白兔 早上采蘑菇 好呀好辛苦
……
什么?蘑菇?我 顿时 神往起来。
儿时候,采蘑菇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。凉爽的秋天早晨,到处都闪耀着露水的亮光,马尾松树下面,一簇簇金黄的蘑菇若隐若现,我跌跌撞撞地跑过去 ……那是童年记忆中最美的风景了。
今年的连绵秋雨给田野带来偏涝,一定成就了山林里蘑菇疯长。
我急不可耐地盼望着雨停,盼望着早晨的到来。
然而,一天天的雨在下,上山拾蘑菇的人在增多。
自己住在山上,一步就迈上山,却一天到晚沉浸在《天龙八部》的江湖里,我这小山上的蘑菇也是一片江湖啊!却无暇顾及,迈不开步,本来属于我的那一地的红蘑菇也纷纷走进别人的视野。
明天就是白露了,白露一过,天气转凉,山上的蘑菇就不再生长了。
也许是头天晚上脑子里想着,早睡早起上山去拾蘑菇。一早四点就醒了,起床,找了一身破旧衣服,一个凉帽,挎上小提篮,上山了。

天还没有晴,山里雨雾迷蒙,我避开了平常上山的路,绕到小转山山阴处寻找,那儿偏僻,往年能拾上几个蘑菇,没有多少人知道这片马尾松林里有蘑菇的。
还在愁着野树丛里没法走,眼前已被人踩出一条路,厚草被踩踏的朝向一边,挡道的荆树枝被折断,还新鲜的茬口,这是昨天上来采蘑菇的。
不好,有人已经在这一片找过蘑菇。这是个比我更了解这座山的历害人物,走着走着,就走到他前面走的路,这附近几十米,一眼所能及的蘑菇岂能等我来采,怕是连个蘑菇毛也不见了。
爬上爬下,绕前绕后,总算是在一块大石头后,青草网里罩着一大一小两个蘑菇,惊喜之下,小心翼翼地采进篮里。

再往上走,到了小圆山顶,二条分叉小路,通向东山和西山,我选择了向西的路,这是通向我住的山路,再走二十丈许,听到我山上的公鸡此起彼伏的打鸣声,沿山路下去就看到我的山居了。
在这较缓的山坡上,同样没有蘑菇,令我眼前一亮的是:众多的灰唛包 ( 学名:马勃 ) 出现,浸泡了雨水的灰唛包,白白的胖胖的,或長在草地上,或在石头跟前,或在腐烂的一小截松树棒上,松蘑的相貌是一把伞,灰唛包是一个肉包包,丰满又饱满。

三年前的这个时节,我在这儿采了几个灰唛包, 现在还放在小瓢里。
前段时间,老父亲磕水沟里了,胳膊上有
8
厘米的血条条,流血不止,我用了两个灰唛包,挤出里面的菌灰,一会就止住了血。
连着两年上山寻它,不见。
今天却是有缘与它相遇,将这方圆十米的十几个成熟灰唛包一举采入提篮里,比采到一篮子蘑菇,心里还高兴。

香的淡的,红的紫的白的,知名的不知名的花儿在开。鸟儿在叫。
雨雾轻轻地包抄上来,仙境一般的山林,灵芝一般的蘑菇、灰包,隐藏不好的,显露出来。
牛仔裤开始湿漉,鞋子里水洼水洼的,每迈一步,呱呱响,厚厚的茄克衫也被树丛里的雨水打湿透了。
已是早七点,赶紧下山吧!
虽然只采了几个蘑菇,但收获最大的却是意外地采到了十几个灰唛包,也就冲淡了这次采不到蘑菇的小遗憾了。

其实,采蘑菇采的是一份心情,一份心底里留存下的思念,小时候采蘑菇的记忆真的美好难忘!
手机铃声响了,是先梓打来的: “真去采蘑菇了?采了多少?中午我去山上喝蘑菇汤吧?”
我童心忽起:“ 哎呀,我采了一尼龙袋子!我打算今天中午吃蘑菇炖鸡。你吃素,就不要过来了。我准备约自宝过来,喝那个 10 年的葡萄红酒。”
先梓哈哈大笑: “你拉倒吧,还一尼龙袋子!我估计也就两、三个!再说,蘑菇炖鸡哪能配红酒?我看你哪,是这两天读金庸读糊涂了!”
我说: “不读金庸读什么?读四书五经吗?”
我俩都笑了。
我又放起了《小白兔》:
人呐读五经四书 不如做只小白兔 搭间茅草屋 简单又糊涂 人呐读五经四书 寸心却要千里目 给你朵蘑菇 换一身功夫
……
人呐读五经四书 不如做只小白兔 吃草填饱肚 旁人莫羡慕 人呐读五经四书 圣人就在心里住 入得茅草屋 进得诸葛庐

不过说实话,白露时节若餐桌上有一份蘑菇炖鸡,确实是最美的舌尖美味!这时候如果再烫上一壶热酒,那就更妙了。旁人真的莫羡慕。
就让先梓羡慕嫉妒恨吧。
不过,红酒确实不能配蘑菇炖鸡。先梓说,红酒是爱情的象征,而白露时节其实最适合情人约会了,有诗为证:
蒹葭苍苍,
白露为霜。
所谓伊人,
在水一方。
2021 09 06 写于卧龙山居
2021 09 06手机拍照于和庄三角山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