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蘑菇网 - 蘑菇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生产栽培 | 实用技术 | 市场预测 | 行业资讯 | 业内动态 | 营销策划 | 政策法规 | 专题报道 | 病虫防治 | 检测标准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遗传育种 > 凭经验在贵州采蘑菇没事,没想到宜兴“翻车”了,一家六口中毒入院
G.biz | 商业搜索

凭经验在贵州采蘑菇没事,没想到宜兴“翻车”了,一家六口中毒入院

信息来源:zgmgw.com   时间: 2024-05-13  浏览次数:23

  入秋后晴雨交替,正是野生蘑菇生长旺盛期。宜兴市中医医院同时接诊了6名因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患者,经及时救治,均已脱险。医生提醒广大市民,千万不要自行采摘或在路边摊上购买野生蘑菇,以免食用后中毒。

  34岁的懋女士来自贵州福泉,目前居住在宜兴市周铁镇。近日晚上,懋女士全家应邀到朋友家聚餐,席间吃了朋友上山自采的野蘑菇,餐后不到半小时,全家6口人相继出现呕吐、腹泻、腹痛、头晕等症状,被送到宜兴市中医医院急救。经过催吐、洗胃、补液、保肝护肾等对症治疗,目前6人均已脱离生命危险,其中4名成年人经急诊留观治疗后离院回家,2名儿童(分别为8岁和11岁)经过数天的住院治疗,也已康复出院。

  据懋女士介绍,当晚参加聚餐的其他亲友,凡是进食蘑菇的,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,分别就医后脱险。

  懋女士说,在她的贵州老家,老百姓都有吃野生蘑菇的习俗。来到宜兴后,她的亲友和老乡们在空闲时间,也经常会上山采摘野生蘑菇。他们自认为在辨识有毒和无毒蘑菇方面,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,没想到这次竟然会“马失前蹄”。“本来还想在家里硬扛一下的,上吐下泻了十几次,人都快虚脱了,实在吃不消了。”在亲身经历了毒蘑菇的“威力”后,懋女士表示,有了这次教训,以后再也不敢乱吃野蘑菇了。

  “网传颜色鲜艳、伞盖薄的蘑菇毒性大,颜色浅、伞盖下有褶皱的蘑菇大多没有毒。其实没那么简单。”宜兴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治中医师王艳表示,自然界中野生蘑菇种类繁多,光凭外表很难辨别是否有毒。有些野生毒蘑菇和可食用蘑菇外形十分相似,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并借助仪器设备,才能有效鉴别。因此,不可轻信民间流传的野生蘑菇识别方法。

  王艳介绍说,误食有毒蘑菇后,轻症患者一般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,以及头晕、烦躁不安、出现幻觉等神经系统症状。重症患者主要表现为黄疸、尿血、少尿或无尿等肝肾功能损伤症状。如果救治不及时,很可能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。

  “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采摘、不食用。”王艳提醒广大市民,不要随意采摘或购买、食用不熟悉、难辨别的野生蘑菇。即便是在正规农贸市场购买的雁来蕈等野生菌菇,烹饪加工时一定要烧熟煮透,切勿多种蘑菇混杂烹食,严禁生吃、凉拌。食用野生蘑菇后,如出现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视物不清、出现幻觉等症状,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处理,并尽快就医,同时保留野生蘑菇样品,供医护人员作救治参考。

  通讯员 潘静

  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季娜娜

  校对 李海慧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蘑菇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