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8月,我在科普博主赶尾人的一篇微博评论区表达了好奇心。
不到2周,就收到了这位超级热心的科普博主快递过来的两个样本,肉褐鳞环柄菇和灰花纹鹅膏菌,就是传说中吃了会躺板板的毒蘑菇。我打算在检测实践中学习这两种蘑菇的有毒成分。
先来看初步的检测结果,肉褐鳞环柄菇中鉴定出了α-毒伞肽和三羟毒伞肽酰胺。从灰花纹鹅膏菌中鉴定出了α-毒伞肽、三羟毒伞肽酰胺以及毒伞素。所以,吃一定量的这两种蘑菇,真的会躺板板。
α-毒伞肽是存在于鹅膏菌属真菌中的一类毒素,它与β-毒伞肽、γ-毒伞肽等合称为毒伞肽。α-毒伞肽是致死鹅膏菌中最毒的成分,它是含有几种特殊氨基酸的环八肽。剧毒鹅膏菌所含的鹅膏毒肽能溶于水,化学性质稳定,耐高温和酸碱,烹饪的过程并不能减少毒性。
世界各地,每年都有关于误食毒蘑菇而导致中毒事件的报道。毒蘑菇中毒往往是由于误采误食而引起,轻则健康受损,重则危及生命。鹅膏菌属的一些种类,是引起中毒并导致死亡的主要物种。建议大家不要采食野生菌菇,以防中毒。
感兴趣的小伙伴,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分析和鉴定过程。
样品经过70%乙醇提取后,进行HPLC检测。从液相图谱来看,两种菌菇样本都有一些明显的信号峰。
- TOF-MS检测结果显示,肉褐鳞环柄菇中,保留时间为12.3和17.1分钟的信号比较明显,它们的分子量分别是919.36173和903.36714,仪器推测的分子式分别为C39H54N10O14S[M]+、C39H54N10O13S[M]+。二级质谱中,1号目标打出了质荷比为259.1285的主要碎片离子峰,2号目标打出了质荷比为259.1294和339.1194的主要碎片离子峰,通过与文献比对,确认它们分别就是α-毒伞肽和三羟毒伞肽酰胺。
我们从灰花纹鹅膏菌中也鉴定到了这两种物质,另外,保留时间为20.5min的信号也较明显,它的分子量是789.32634,仪器推测的分子式为C35H48N8O11S[M]+。二级质谱中,该目标打出了质荷比为157.0904、330.1453、545.2157和616.2568的主要碎片离子峰,通过文献比对,实锤它就是毒伞素,也叫二羟基毒肽。
检测“速效”、“神效”产品,还会继续。如果小伙伴们有可疑的产品需要分析,请留言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