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蘑菇网 - 蘑菇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生产栽培 | 实用技术 | 市场预测 | 行业资讯 | 业内动态 | 营销策划 | 政策法规 | 专题报道 | 病虫防治 | 检测标准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政策法规 > 深圳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 疾控专家:不采摘、购买和食用野生蘑菇
M.biz | 商业搜索

深圳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 疾控专家:不采摘、购买和食用野生蘑菇

信息来源:zgmgw.com   时间: 2023-11-12  浏览次数:24

  读特客户端·深圳新闻网2022年2月23日讯(记者 刘梦婷 通讯员 深疾控)当前,深圳气温逐渐回暖、降雨增多,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,同时也是毒蘑菇食物中毒的高发期。近日,我市两家医院报告了三名疑似进食自采野生蘑菇后中毒的病例,病情危重,目前正在ICU救治。深圳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:采食野生蘑菇存在着巨大的食品安全风险,稍有不慎就会危害生命健康。毒蘑菇的鉴别需要由专业人员使用专业仪器,市民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。预防毒蘑菇中毒的唯一方法就是不采摘、购买和食用野生蘑菇。  

  我市野生蘑菇种类繁多、难以辨认

  华南地区气候潮湿,野生蘑菇种类繁多,许多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外形相似而难以区别,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。在野外,无毒蘑菇往往与毒蘑菇混生,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,或部分附生在毒植物上而沾染毒性。所以,即便是无毒品种的蘑菇,仍然会存在引发中毒的危险。

  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,尚无特效疗法

  误食毒蘑菇后可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胃肠道症状;或精神亢奋、精神抑制、精神错乱、幻觉等精神症状;严重的可出现肝脏、肾脏损伤。其中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,目前尚无特效疗法,发病急,病死率较高。

  民间流传的鉴别方法均不靠谱

  野生毒蘑菇的鉴定需要专业人员借助实验室的专业仪器。民间流传鉴别方法,例如:“颜色鲜艳的,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”、“不生蛆、虫子不吃、味苦、腥臭的有毒”、“与银器、大蒜、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色的有毒”、“受伤变色、流汁液者有毒”、“菌盖上有疣、柄上有环和具菌托的有毒”等,都没有任何科学依据。

  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办法是不采摘、购买和食用野生蘑菇

  (1)不要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;

  (2)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,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,也要注意;

  (3)禁止餐饮服务单位自采、加工、售卖野生蘑菇,确保公众饮食消费安全。

  (4)如有市民食用蘑菇后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伴头晕、头痛、四肢乏力等症状,务必立刻到正规医院诊治,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,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,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。   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蘑菇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