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特客户端•深圳新闻网2022年2月25日讯(记者 张凡 通讯员 陈龙波)最近雨水多,野地的蘑菇也多了起来。2月22日,家住龙岗爱联社区的黄某在嶂背郊野公园附近采了点蘑菇回来,不仅自己吃了,还邀请了朋友李某一起享用。本以为是难得鲜美野味,但实际上是毒蘑菇,在进食完两个小时后,相继开始出现腹泻、腹痛、呕吐症状,送到医院后,二人双双被转入ICU抢救。小小的蘑菇,毒性远远超出我们想象,也为我们敲响警钟。


接到医院的上报信息后,龙城公卫中心立即行动,随即开展现场流调,并根据流调情况,迅速到患者采集野蘑菇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,通过数次的详细查找,终于在现场采集到毒蘑菇样本,后经专家确认,他们所吃的毒蘑菇就是号称广东“头号毒王”的白毒伞,又名“致命鹅膏”。它广泛分布于广东省各地区,生长时间每年2月中旬至5月中旬,发生在“回南天”后,并伴随“回南天”到来的时间差异有所变化。致命鹅膏生长在阔叶树林地上,周身雪白,偶尔菌盖表面中央部位为浅黄褐色,最大的特征就是“头上带帽(菌盖),腰间系裙(菌环),脚上穿靴(菌托)”。


毒蘑菇与食用菇在外形上没明显区别,仅凭肉眼难以鉴别,而且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复杂,经烹调加工或者晒干都不能消除。毒蘑菇中毒主要临床为:除了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外,严重的可导致抽搐、痉挛、昏迷,而神经精神型的中毒毒蘑菇病人可产生幻觉、狂笑、手舞足蹈、出现幻视症。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,误食毒蘑菇而中毒的死亡率极高。

龙城公卫中心在此提醒,不要私自采摘食用野生蘑菇,如发现异常,要及时就医,避免延误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