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省华笔下的灵芝
今年杭州的雨水特别充沛,而在山野之间,一种生物正在悄悄生长,它的外形娇俏可爱,绚丽多彩,营养价值丰富,是人们餐桌上最鲜美的食物,也是治病养生的好药材,还对生态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是大自然隐藏的财富,它就是菇菌。
而要说出名的菇菌,非灵芝莫属。你也许不知道,杭州有多达32种灵芝,而每年的5月份到9月份是灵芝最多的时候,这时候去青芝坞、天竺山、九曜山、玉皇山附近闲逛,说不定就能偶遇这传说中能治百病的仙草哦。文/翁丹妮
他丰富了杭州人的菜篮子,还建起首家“浙江省食用菌种质资源库”
昨天下午,在杭州师范大学下沙校区,一场关于灵芝定向育种的新技术发布拉开了序幕。发布人韩省华被称为“菇菌大王”,甚至他的微信名就叫“蘑菇”,对自己的描述是“采蘑菇、养蘑菇、吃蘑菇、买蘑菇、卖蘑菇、写蘑菇、拍蘑菇、画蘑菇,蘑菇人生。”
1999年,韩省华来到了杭州。那个时候,杭州市民能够买到吃到的食用菌只有香菇、木耳、银耳、平菇等六七种。韩省华这一来,在国家级项目“高效珍稀食用菌技术推广与深加工”中为杭州市引进了22个新种类食用菌,建立了食用菌生产流水线和配送中心,丰富了杭州市居民的菜篮子。
自宋代以来,杭州一直是中型城市,山峦中的森林资源没有遭受过大的破坏,因此杭州也是个菇蕈丰富蕴藏的宝库。韩省华在西湖周边的丘陵谷地、山坞林间采集过600多种上万份野生菇蕈标本,其中有一些是历史上未曾有过记载的新记种。“杭州这么丰富的(菇菌)资源,但是研究它的人很少。”2009年,韩省华手上已有3000多份食用菌标本,在此基础上,他建立了“浙江省食用菌种质资源库(中心)”。
当“蘑菇大王”遇上了灵芝
灵芝新品种诞生了
药王孙思邈把在林中寻得的野生灵芝称为“琼珍”,可见其药用价值珍贵异常。我国很早就开始人工栽培灵芝,但是传统栽培灵芝,产量低,消耗木材量大,不利于生态保护。韩省华在研究灵芝栽培中发现,如今的灵芝除了药用价值,其观赏价值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。而观赏类灵芝不考虑其营养价值,只考虑形状,可以采用代料栽培。药用灵芝采用木段生产,栽培分为产孢灵芝和药用灵芝。产孢灵芝以收获灵芝孢子粉为主,而药用灵芝则以采收子实体为主。由此,形成了科学的定向育种技术,大大节省了栽培灵芝的资源损耗。
而对灵芝的深入研究,也让韩省华团队和龙泉市老科技工作者李朝谦等人一起,历时14年育成了灵芝新品种“龙芝2号”,该品种是从龙泉凤阳山野生赤芝驯化,经菌株特异性、稳定性、灵芝产量和质量试验研究后培育得到。他们创新性地在菌种菌管层次上研究菌种特性,发现“龙芝2号”菌管内类胶质物覆盖于菌管的网状结构上,而这些类胶质物阻碍、影响了孢子繁殖和弹射,所以在菌株发育中,99.57%灵芝菌丝营养转化到灵芝子实体中,为灵芝新品种选育和灵芝发育机理研究提供了原创技术。
科技成果科普发布
聚焦最新前沿科技成果,邀请科学大咖用科普语言来进行权威发布。
它搭建了一个全新的知识获取平台;创新了一种科学传播形式;利用了一批融合载体进行立体式传播;盘活了一类学术化资源;吸引了一批关注,引导公众关注最新的科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