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蘑菇网 - 蘑菇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生产栽培 | 实用技术 | 市场预测 | 行业资讯 | 业内动态 | 营销策划 | 政策法规 | 专题报道 | 病虫防治 | 检测标准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实用技术 > 蘑菇庄园富农家
B.biz | 商业搜索

蘑菇庄园富农家

信息来源:zgmgw.com   时间: 2012-11-07  浏览次数:802

    时值深秋,阳光明媚,莱城区茶业口镇北嵬石村东,一片塑料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白光,非常醒目。“这就是俺村的蘑菇园。”村支书领着记者快步向大棚走去。
    一位身穿西服、满脸堆笑的中年男子,见我们来了,急忙向前握手。“这就是嵬石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会长王德生。”“走,先看蘑菇!”老王没有多少话,抬腿就进了大棚。
    (一)
    弯腰走进大棚,里面温和湿润,一排排的蘑菇包整齐排列,有的已经长出了小蘑菇,黑黑的、滑滑的、肉肉的,非常可爱。几个工人正在安装雾喷,王德生跑里跑外,一会儿拿钳子,一会儿拿卡子,忙得不亦乐乎。他笑着说:“我只能给他们当小工。”
    用了一上午的时间,一个大棚里的雾喷总算安装完成,工作人员忙将阀门打开,只见占地一亩的大棚内顿时水雾蒙蒙,5万多个蘑菇包都笼罩在水雾里。看着看着,王德生就笑了,说:“一个蘑菇棚从建设到完成,一共需要十万元左右,从这个季节开始一直到明年五一期间,这些蘑菇包将不停地长出蘑菇。一个棚,一年能给我们带来5万元左右的纯利润。”
    “蘑菇生长,关键是湿度,原来用的水管子不仅费劲,而且喷不匀实,安装雾喷后,每天喷两三回,一回半个小时,就能保证蘑菇正常生长。”王德生望着不断喷出水雾的喷头说。
    安装完雾喷的工人正抱着剩余的水管和喷头往下一个大棚走去,见到记者正在与王德生聊天,便笑着说:“我是南嵬石的,来打工,更是来‘偷艺’,等学会了我也回家撑起大棚养蘑菇。”说这话的是南嵬石村的妇女主任。“哈哈哈……”蘑菇大棚里一片笑声。
    一个大棚,8个月能赚5万元,这确实很让人眼馋,但王德生说:“一个大棚不行,这东西关键还是要形成规模。看,我身后这14个大棚,多亏了村里帮忙协调土地,要没有规模,零买零卖,那说什么也富不了人。”
    王德生边说边换上工作服,“走,咱去看看其他村民养的蘑菇。”
    (二)
    “哇!这么多大棚!都养蘑菇?”记者紧跟老王。“形成规模才能产生效益。”王德生说,“一呼百应,我们便成立了莱芜市莱城区嵬石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,十几户村民都加入了合作社,一家一个大棚。”
    刚走到社员陈传利家的大棚附近,主人便笑着迎上前来:“老王,快来看看我们家的蘑菇长得怎么样?”“这个可不行,你家的蘑菇出得太多了,这东西就跟人一样,使过了劲以后就不长了,赶紧放下手里的活摘蘑菇,要不然一发了热,这一大棚蘑菇就报废了。”陈传利听完后不禁一愣,蘑菇长多了还不行?原来,蘑菇棚内的温度不能超过17℃,每个蘑菇包上只能长两朵蘑菇,多了就会“累”着蘑菇包。
    王德生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养蘑菇,因为当时没有形成规模,被迫中途停止,干起了其他生意。虽然不养蘑菇了,但一身养蘑菇的本事却没有搁下。村支书陈俊明在得知其他村要聘用他养蘑菇时,苦口婆心地把他劝回村。回村后,王德生便带领10余家村民开始养蘑菇,技术方面的担子也压在王德生肩上。“既然把老少爷们都发动起来了,我就得为他们负责。”王德生说,“他们都是第一次养蘑菇,我一遍遍地跟他们说不能这样、不能那样,但他们就是不听,我很着急。”王德生叹了口气,接着向第二家的大棚走去,就这样一家一家地转,一家一家地看,一下午的时间,王德生转了三遍。
    回到自己的大棚,天快黑了,几个工人正忙着将草苫子放下来,王德生就招呼他们干完活快回家。晚饭后,温度降了下来,10点左右,王德生披着大衣,走到大棚前,看看草苫子没有问题,又走到大棚内,感觉了一下棚内的温度,这才放心地休息。
    第二天清晨,天蒙蒙亮记者就来到大棚,王德生不在。干什么去了?一名工人说:“王总去城里买东西了。”记者又围着各家的蘑菇棚转了一圈,村民王德祥正在棚内采蘑菇,他说:“等会,收蘑菇的就来了,从现在开始一下午就能采完了,今天估计得卖800多斤。”
    (三)
    从棚内出来,记者看到,一辆货车,已经开进了院子。“请问这里是王老板的蘑菇吗?”从车上跳下两人,都风风火火地要找王德生,在得知这是来自杨庄镇的客商时,工人小高过来说:“老板去口镇买水管了,你们稍等会。”
    一看到来了收蘑菇的,王德祥也凑了过来,他说:“今年的蔬菜价格不好,辣疙瘩一毛钱一斤,白菜两毛钱一斤,蘑菇的价格却在一块五到两块之间,而且还供不应求,每天都有客商打电话来询问有没有蘑菇要卖,一天就能赚一千元,现在已经感觉到棚少了,如果有机会,我还得再上个棚。”
    10点多,王德生拎着一包喷头回来了,在了解了客商的来意后,王德生告诉客商:“现在我们的产量还不高,每天最多出一万斤,已经有客商全部包了,等过几天,蘑菇进入盛产期你们再过来吧。”
    王德生告诉记者,淄博的客商已经与我们联系好了,万一咱把一家推了,这家价格上不去,那吃亏的还是自己。
    转眼到了午饭时间,王德生炖了白菜,准备吃饭时,两辆车开进了院子。“拉蘑菇的来了。”
    王德生走上前去说:“小吕,过来先吃饭。”那小吕司机师傅倒也不客气,跟着王德生来到桌子旁,见到陈俊明也在吃饭,便笑着说:“书记,院子里的这条路得修修了,你看他们推着蘑菇过来,容易掉地下,这影响蘑菇的质量啊。”陈俊明笑呵呵地说:“放心吧,过两天我就找人来把路垫垫。”
    我们吃饭的时候,社员们便迫不及待地采蘑菇了,一名社员一趟推来20筐蘑菇,她乐呵呵地说:“今天我们家的蘑菇稠,得卖1000多斤。”
    每个大棚都采蘑菇,说笑声不断地从大棚里飘出来。一名社员说:“蘑菇长得这么好,多亏了德生指导,我们也确实尝到了甜头。”整个下午,一小车一小车的蘑菇推到了车上,到晚上7点,蘑菇总算运完了。
    算完账后的王德生,把货单一一送到社员手里,他说:“今天收获都不小,我赚不赚钱没关系,他们都是第一次养蘑菇,不能打消了他们的积极性,不能辜负了社员对咱的信任,决不能让社员跟着咱干赔了。”“看到蘑菇真赚钱,老百姓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。”王德生说,“明年,至少还要建20多个大棚!越多越好卖,明年会更好!”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蘑菇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